全国人大代表 李燕

  全国人大代表李燕:建议向优秀民族药企进行资源倾斜、政策支持
 

  新京报讯(记者 张秀兰)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总裁李燕建议,多举措推动我国由“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制造强国”转变,包括采取切实措施支持民族医药企业创新、升级、发展。

  我国医药行业利好政策相继出台,每年申请临床试验的新药数量大幅增长,上市的创新药数量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我国医药制造业仍面临集中度较低、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推动我国由“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制造强国”转变,李燕建议,培育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组建医药产业创新“国家队”;建立相关机制,集中国内药物创新优势科研力量,在不同主攻方向帮助和推动中国药物创新研发提速增效;支持支柱医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大投入,联合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队”组成成员,参与国际医药产业的竞争;有重点地进行“扶优扶强”,培育几家发展迅猛的大企业作为支撑,特别是对于产业基础雄厚、发展前景广阔、自律、潜力大、可培育的优秀民族医药企业,进行资源倾斜、政策支持,使企业在为社会提供高质量药品和服务的同时,建立良好市场回报到加大研发投入的良性循环,为后续发展积聚力量。

  李燕还建议,进一步优化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加速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助力原始创新,并持续优化持有人制度。在上市后持有人变更方面,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境外生产的药品在国外或国内上市后允许境外持有人变更为境内持有人、生产场地由境外转移到境内的注册路径,以尽早实现授权引进/合作开发产品的国内生产,更好地保障临床急需产品的供应同时便于监管。对于近年来大量资本进入新药研发领域,创新研发逐渐进入无序竞争的情况,李燕建议,给资本设好“红绿灯”,配好刹车再上路,引导资本汇聚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研发,更多地支持源头创新,避免一味追逐利润的短期行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版权所有:农村医药报网

蒙ICP备16001043号-3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