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村医药网官方网站!
地方动态
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高密模式的建议
时间:2022-10-21 11:47:39   来源:   浏览量:
质量兴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的动力来源于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具体举措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推进实体产业发展。
一、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1、畜牧产品发展处于低端阶段。高密是生猪和肉鸡输出大县,但是多数以原料作为销售产品,没有做成终端消费品,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普遍不高。
2、农业生产中经济作物比重低。高密市多年以来都是主要粮食生产区,是产粮大县。经济作物、保护地栽培等附加值高的农业生产模式匮乏,农民增收路径少。虽然有望乡食品、环丰面粉等粮食加工企业,但是企业产品大众化,深加工层次浅,不能在地方财政方面提供有效财源,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度不尽人意。
3、农业投入品处于小规模发展阶段。高密市在有机农业投入品和中医农业投入品等方面介入的相对较早,但是无论从发展规模还是经济效益来看,都不足以成为地方产业的梁柱。天达2116是国内较早研究壳聚糖、壳寡糖在植物抗逆中的作用并实际应用的企业,“无线(抗线虫)”产品思路也很超前,但是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与企业愿景(21世纪养活16亿人口)还相去甚远;山东康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医农业方面做了一些探讨,生产了中药肥料、中药除草剂、中药防虫剂,但是产品大多在试产阶段,产品实验结果还没得到普遍认证,生产标准还没获得国家标准认证,成为面源污染替代品的路还比较长;沃海丰和中科兴海两家公司在马尾藻、海带、海鱼等海洋产品肥料、饲料加工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但是海藻蛋白、海藻纤维、鱼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分离提纯和深加工等方面还不够深入,产品推广尚欠时日。总之,高密的农业投入品有了很好的开端,但是要发展成高密的支柱产业,在农业投入品方面创立高密模式还需政企研学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高密模式的确立
1、要首先了解何为“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
“诸城模式”是诸城市在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等不同阶段创新探索成果的总成,主要解决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脱节的问题。
诸城市在农业产业经营中探索实施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推行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经营格局,把传统农业纳入系列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轨道,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食品企业有1千多家。
“潍坊模式”是潍坊各地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经验的集成,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运行机制,主要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寿光模式”是对寿光在蔬菜产业的生产、销售、技术、会展和标准输出等不同发展阶段改革创新经验的概括,以保护地栽培方式解决蔬菜生产问题,进而解决蔬菜生产产业化的问题。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89年,寿光市以建设蔬菜批发市场为突破,带动蔬菜生产走向商品经济舞台;1989年以来,以冬暖式蔬菜大棚研制推广为标志,寿光市在全国掀起了一场“白色革命”,一举改变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到新鲜蔬菜的历史,奠定了寿光“中国蔬菜之乡”的地位。从2000年开始,寿光开始举办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搭建起了农民与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吸引聚集国内外高端要素特别是科技创新资源提升发展层次。近年来寿光开始向全国输出技术、人才、标准、问题解决方案,带动全国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向农业现代化迈进。当前更是通过智能防风设施和水费一体化设施对大棚温度、湿度、植物生长状态、空气成分等进行系列检测,创造标准化的植物生长环境,打造良好保护地生态,提升了“寿光模式”。
2、其次要明确高密要打造什么样的“高密模式”?
“高密模式”的打造建议以高密农业主产粮、畜牧业主养猪鸡现状为基础,以省内交通枢纽咽喉位置为条件,通过“土地托管”做大规模种植,挖掘释放农业种植大县、畜产品养殖大县的底蕴潜能;通过全水系贯通、水库扩容增加农业用水保障能力,解决靠天吃饭问题;通过鼓励支持农业投入品企业发展,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安全的肥料和饲料,提供安全的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土壤修复剂和动物饲料,为化学农业投入品减量替代做示范、做贡献;整合资源优势,推动食品加工、肉食加工向餐桌产品发展,生产“预制面食”“预制肉食”,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建设物流园区,打造销售平台,创新销售模式,以数字科技赋能电商、冷储、物流,使产品产得出销得旺。通过综合施治,形成以安全投入品到安全原料再到安全“预制面食”“预制肉食”,通过配送与网销最终到餐桌的全链条农业种养产销一体化产业链,推动形成高密模式--“生态预制餐桌”。
  • 建设“高密模式”--“生态预制餐桌”的对策与措施
一是检测体系建设。整合全市检测资源,拓展市检验检测中心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合作,畅通合作途径,市里出台引才用才政策,吸引专家人才入高、助高、投高,实现检测事业有人;完善市检验检测中心设备,加大对检验检测中心的投入,实现检测事业有料、有机;完善土壤、农业投入品、粮食、肉食、食品--食品生产加工全链条的检验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水平,实现检测事业有法。通过以上措施,让检测数据为实体企业发展助力。
二是研发机构建设。潍坊市委江书记在潍坊市委党校秋季开班仪式上曾强调研发机构对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是我们农业发展技术进步的重要遵循。高密市“生态预制餐桌”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目前,市政府已批准成立“中医农业(高密)研究院”,为中医农业投入品研发、推广、融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此为平台,在中医有效成分提取活化、海洋生物代谢物提取等方面开展投入品研发,为高密现有企业如康乐尔、沃海丰、康地恩、中科兴海、天科生物等加工企业发展助力。
三是品牌建设。进一步打造“高密优品”“好品高密”品牌。政府职能部门积极推广高密企业生产的农业投入品,扩大高密本地占有率,形成辐射带动力;支持高密本地地理标志性农产品的产供销,做大做强做深“大金钩韭菜”“胶河土豆”“高密密柴胡”等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业种植经济附加值提升。比如,在高密推广“康乐尔中医农业投入品”“中科兴海鱼饲料”“沃海丰海藻肥料”等,改善高密土壤,提高畜牧养殖品质,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提高农作物生态种植水平;再比如,土豆秸秆可以深加工提取茄尼醇、绿原酸、龙葵素等土豆代谢物,可以大大提高土豆的附加值,同时减少了秸秆污染。支持本地企业的发展就是支持了本地品牌建设。
四是完善农业生产系统。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规模化、水利化、机械化、数字化、良种化等。高密农业模式的确立,离不开以上“五化”为基础的系统建设。
1、深入推动“土地托管”。土地托管是规模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放农民的可行之路,是实施水利化、机械化、数字化、良种化的空间基础。不断推进土地托管的范围,在巩固扩大租赁土地兴办农场和合作社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机械托管、种子托管、大田水肥药托管范围,完成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2、深入推动“流域治理”。借助土地整理政策,完善大田道路、排供水、用电等基础设施,提升农业设施管理水平;开展土壤普查,摸清土壤污染和土壤肥力水平,合理施肥,推动中医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替代化学投入品,减少面源污染,提升农产品品质;借助水系治理政策对高密地域内个各水系开展水系连通工程和水库扩容加固工程,提升排水功能、增加蓄水能力;重视客水输入,将客水输入与本地水系贯通起来,缓解旱情严重年份农业用水;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在大田作物上的应用,推广节水灌溉。通过以上措施,解决高密水资源旱涝不平衡,靠天吃饭问题。
3、深入推动农村电商。通过电商事业的发展不但把好产品以好价格销售出去,还要把人流、物流、资金流吸引进来,让农业产业成为活跃日常生活的有益部分。
五是产业链建设。制定产业发展未来规划,出台配套相关政策措施,扶持相关企业发展,培育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相关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展,破解深加工不足,农业收益低下问题,为“预制面食”“预制肉食”打造创造软硬条件,推动形成“预制餐桌”。农业产品只有深加工才能成为税源,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在产品上做深,终端产品才是最具价值的。除了保护支持现有企业发展外,还要注重农业链条企业招商工作。农产品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是仓储物流,车载气调库可以在地头、工厂等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的任何地方存放,国外使用度较高,国内方兴未艾,我们可以抢抓机遇,引进气调库生产企业;高密生鸡、肉猪养殖和屠宰规模比较大,但是深加工远远比不上临近的诸城,未避免同类竞争,我们可以引进无菌生产流水线做肉食上的“卤制品”;高密蛋鸡养殖规模也不小,鸡蛋产品是餐桌家常便菜,即食鸡蛋产品加工必将成为“预制餐桌”的一员;各类农业和园艺机械生产企业也应该是我们招商的方向。
六是绿色建设。扶持中医农业投入品本土发展,汇集各相关企业力量,打造绿色肥料,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种植原始模式向绿色农业经济提升模式转变,畜产品原始养殖模式向全产业链深加工模式转变。农业投入结合新科学技术应用,同时实现农业补给养殖业、畜牧副产品补给种植业,秸秆新利用转变为甲醇等,实现全产业链生态安全。
七是数字建设。扶持电商产业发展,打造“互联网+营销”模式。增加各类型气调库,打造数字化冷链仓储物流。按照乡村振兴数字化建设的指引方向,以科技赋能农业、养殖业,建设生长周期数字监测平台、质量追溯平台等一系列大数据平台汇集数据资源,夯实农业、养殖业基础,为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数据资源。
                                                                                                                          高密市检脸检测中心  中医农业(高密)研究院  李侠 供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版权所有:农村医药报网

蒙ICP备16001043号-3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