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细胞不仅会抢夺正常细胞的营养,还会制造有害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近日,天津大学叶升教授团队成功破解了癌细胞的一个重要“生存密码”,为研发新型抗癌药物打开了一扇新大门。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中国药理学报》上发表。
恶性肿瘤细胞有个特殊的生存本领:当遇到缺氧环境时,它们会像发酵面团一样快速产生乳酸。更狡猾的是,恶性肿瘤细胞还能通过一种叫MCT1蛋白的“运输工”把乳酸运送到周围环境中,既给自己清理了“垃圾”,又制造出有毒环境、阻挡免疫细胞的攻击。这个发现让科研人员意识到,如果能破坏MCT1的运输能力,就能有效打击癌细胞。
叶升团队通过超级显微镜观察发现,MCT1这类运输蛋白“工作”时需要两个“搭档”手拉手合作。接着,帮助MCT1在细胞表面“安家”的关键助手蛋白也被发现了。但要彻底搞清这些“运输工”如何运送乳酸,就需要捕捉到它们的每一个细微动作。经过持续攻关,研究团队终于在今年3月揭开谜底。他们发现MCT1运输乳酸需要完成一套精密的动作:首先通过特定的氨基酸捕捉质子,如同打开了运输通道;接着乳酸分子像坐滑梯一样进入指定位置;最后通过电荷变化将乳酸“弹射”出去。这个过程需要多个关键位点的精密配合,就像一场编排完美的分子舞蹈。
基于此,研究团队从传统中药材中筛选出一种名为“水飞蓟素”的天然化合物。实验室测试显示,“水飞蓟素”能像钥匙卡住锁眼一样精准阻断MCT1的工作,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这项研究不仅更深入了解了癌细胞的生命活动,也为开发副作用更小的靶向抗癌药物提供了新思路。”叶升介绍,团队将继续优化药物设计,争取早日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据《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