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村医药网官方网站!
两会 · 话题:医药创新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时间:2022-03-12 22:56:10   来源:健康报   浏览量:

本报记者  王天鹅

  日前,由传奇生物和强生杨森合作开发的CAR-T疗法西达基奥仑赛,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上市批准。此次获批展现了我国医药创新的潜力,也提振了我国制药企业“出海”的信心。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与资本市场的活跃,我国医药创新由增量向提质转变。两会期间,部分医药卫生界专家和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希望企业持续提升创新能力,让更多医药创新成果走向世界。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

  “2005年,我国的卫生总费用还不足8700亿元,到了2020年,就突破了7万亿元。卫生总费用的快速上涨对医药创新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近日举办的“完善医药创新生态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座谈会上,中国癌症基金会原理事长赵平介绍,在我国卫生总费用中,药品费用占比较高。“降低药品费用占比的有效路径之一就是医药创新,因此要引导企业脱离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尽早转入自主研发赛道,提升创新能力和质量。”赵平说。

  医药创新提质以完整的创新产业链为基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表示,为患者制造更好、更便宜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保持产业链各方的动态平衡,包括医疗方、产业方、监管方、保障方及患者方等。而保持各方的动态平衡与发展,需要整体规划和全局视角。

  对此,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宋瑞霖认为,国家创新战略目标非常清晰,但在实践中,制度的相融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制药企业的创新活力还有待进一步释放。他建议,药品领域改革也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促进产业与临床紧密结合,同时建立独立的创新药评估体系,给予创新企业更多的支持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完善产品定价机制

  在政策的支持下,部分制药企业的创新活力得到释放,一大批研发型企业初露锋芒。“但仍有一些企业止步不前。”全国政协委员、蛋白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罗永章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说,“研发一款创新药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的奋斗,长路漫漫,不确定性风险多,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因此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进一步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就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邵蓉表示,当前医药界忽视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延伸功能——促进医药创新,“我们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医保基金的利用率上,集中在医保谈判上。生产企业往往寄希望于创新产品被纳入医保,以确保其后续发展。”

  邵蓉认为,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可以缓解国产创新药的支付难题。除此之外,她还关心国产创新药的定价问题:“创新药国内市场价格直接影响其国际定价,应未雨绸缪争取创新产品定价的国际话语权。拥有定价话语权后,我国的产品价格一定会影响同类产品的国际价格。”

  对于药品定价,很多国家采取引导性定价的方式,即依据本国经济水平、医药产业规模、地理位置及医疗保险模式等拟定参考价,以便制药企业据此定价。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执行会长潘广成建议,我国建立基于药物经济学的药品定价机制,逐步形成本土创新药优先采购的模式,以及完善多层次医保支付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主任顾建文则呼吁,创新激励机制,加速信息技术与医药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药品使用率的准确测算。

重塑创新理念

  一款国产创新药的未来,不仅在于国内市场,还在于广阔的全球市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岳秉飞表示:“我国医药创新产业已与国际接轨。我国企业必须放眼全球市场,从临床试验初期,就充分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用药需求,同步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从另一个维度分析说,国产创新药走出去首先要保障药品质量。而“质量”不仅指药品本身,还包括服务。“医药企业走出去不是简单的买卖问题,而是理念重塑问题。”他表示。



 
排行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版权所有:农村医药报网

蒙ICP备16001043号-3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8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