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村医药网官方网站!
核酸检测“老带新”
时间:2022-04-29 23:25:17   来源:健康报   浏览量:

  4月27日,北京,小雨,气温骤降。凌晨5时许,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郑智和同事集结完毕,在晨曦中乘车出发前往核酸采样点。阴雨天气让郑智心生欢喜,因为大家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或许不会像前几日那样难受了。

  这是中日友好医院本月第二次整建制执行朝阳区核酸检测任务。自4月22日北京市突发疫情以来,超半数病例来自朝阳区。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北京市决定于4月25日、27日、29日对朝阳区人员进行3轮核酸检测。“在接到‘抽调核酸采样人员支援朝阳区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的紧急通知后,医院高度重视,火速组织,同事们积极踊跃报名。4月25日、27日,医院累计派出1000余名医务工作者,分赴朝阳区劲松、建国门外、酒仙桥等5个社区街道、上百个点位,累计采样50余万人次,高质量完成了首轮及第二轮核酸采样任务。”郑智介绍。

  作为本次支援任务的牵头部门,该院护理部还承担起了技术培训任务。“疫情发生以来,医院阶段性组织开展全员核酸采样培训,扩大应急采样人员力量储备,做到全员掌握。”郑智介绍,“实战在即,护理部向医务人员发送了核酸采样教学视频,并连夜组织两场线上培训课,请护理部专家对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在人员调配上,采用“老带新”的工作模式,保证每个采样小分队至少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同志。

  郑智告诉记者,很多居民会主动调整站姿,方便工作人员采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累,让她非常感动。

  此次支援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人员需求量大。除了临床一线的医生、护士外,采样队中还有150名来自医院各职能部门具有医学背景的行政、后勤人员,门诊部副主任王薇就是其中之一。王薇从一名护士转型成为一名管理者,58岁的她已经在中日友好医院工作了39个年头,每遇紧急任务,她都与同事们一起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

  王薇和两位年轻同事负责朝阳区酒仙桥街道怡思苑社区的核酸采样工作。“两位小同志经验较少,采样开始前,我对她们再次进行了培训,讲解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我们每3个小时轮换一次,配合得很顺利,一天下来采集了2547份样品(10混1)。”王薇说。

  穿着防护服的王薇,感受到了帐篷内外的冷暖。帐篷外细雨寒风,但身处帐篷内的她满头大汗,护目镜上布满雾气。当王薇听到人们一句句的“谢谢,辛苦了”后,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支援队伍里更多的是年轻的新面孔。参加工作不足一年的徐九洋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青年医生,这是他第一次投身抗疫前线。“通过这次实战,我收获了很多工作经验,充满了使命感和自豪感。”徐九洋说。

  对于从业10余载的整形外科医生陈剑来说,面对大规模核酸采样任务时,他也是队伍中的新面孔。4月24日晚,依旧值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他接到了次日支援朝阳区的通知。陈剑说:“接到通知后,我思考的第一件事就是明天挂号的患者怎么办。”

  次日清晨,陈剑早早地来到医院,赶在出发前完成了查房工作。他还通过挂号平台查找患者信息,给当日挂号患者打电话,解释自己不能出诊的原因,建议他们隔天再来就诊。“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辜负患者对我的信任。”陈剑说。

  准备物料,排队测温,10人一组分流,指引完成信息登记和采样……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有条不紊地工作,市民积极配合,现场秩序井然。陈剑说:“通过这次任务,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

  (记者 郭蕾 通讯员 李月 蔡莹莹)


 

排行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版权所有:农村医药报网

蒙ICP备16001043号-3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698号

'); })();